柯錫津弟兄 生平事略
父親柯錫津是台灣省彰化縣人,出生於1942年8月20日,求學階段刻苦認真,畢業於台北醫學院藥學系,之後進入公職,服務滿三十年,於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簡任第十職等組長退休。父親在家排行第十二,早年物質生活不富裕,聽父親談起以前艱苦的生活,他說小時候連鞋子也捨不得穿,光腳進校門後,才將鞋子穿上,正因如此,造就父親節省簡樸的個性。 從小父親給我們的印象是節儉且嚴厲,不小心打破碗,都覺得:完了!又要被罵了!在客廳吃完飯看電視隨手多抽了幾張衛生紙,就會被唸:你知道製造衛生紙要砍很多樹嗎? 就這樣渡過了許多年,直到有一年過年,爸爸看到被打破的碗時只說一句:歲歲平安! 這也許就是我們已漸漸長大的證明。
父親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,就是一定要有好學歷,找到好工作,多賺錢才能有好的生活。以前不懂,總覺得他十分嚴格,只在意我們的課業,心中只有分數,長大後才知道這是父親表達關心的方式,深怕孩子將來過得不好,深怕孩子吃太多苦,如果說,我們今日有任何一點點的成就,就是父親苦口婆心扮黑臉換來的。
他自己捨不得花錢,但對於子女的需求,只要能力所及,一定盡力幫忙。2006年小女兒因為對工作的迷惘,提出了出國念書的想法,得到父親大力的支持,成全了她的夢想。而爸爸在公職體系退休後,到診所擔任藥師,目的是為了取得兩年的藥師資格,以便在兒子開診所時能幫上忙。在造就孩子這部分,無論是出國深造,開業或買房子,父親總是出錢又出力。
去年2月(2022)剛過完年,接到了母親的電話,竟然是父親中風跌倒在家中,從那天開始,我們被迫去接受很多不希望,但是需要去決定及面對的事情。父親經過了住院治療、出院轉入護理之家、再進入復健醫院復健,在這過程中,於6月10日受洗接受了耶穌,成為神的兒女,當時他仍然住在醫院復健,每次去看他,為他禱告時,雖然他無法清楚表達,但總能從父親的笑容上,感受到他心裡的平安。
同年10月份父親終於回到家中,卻於2023年8月6日,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開我們了,心中萬般不捨,但知道父親是永遠息了世上的勞苦,不再有病痛,不再有眼淚,如今已安息主懷。
現在,我們想說的是:謝謝爸爸給了我們諸多的成全,心中迷惘的時候,爸爸永遠會給我們適時的建議和支持,就像一座山,我們在各自的道路上奔跑,雖然不常走入山中,但回頭的時候,山永遠在那裡。我們經過了這一年半的歷練與失去,心性已經漸漸強大與成熟,爸爸,請您放心,我們相約天家再見。
(2023.08.19追思會上文章,匯整自兄妹三人所書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(以下是我交出去的文)
「我的爸爸是藥師」,這是我要介紹爸爸通常會講的第一句話, 小時候對父親的印象是節儉且嚴厲, 不小心打破碗時,都覺得:完了!又要被罵了!在客廳吃完飯看電視隨手多抽了幾張衛生紙, 就會被唸:你知道製作衛生紙要砍很多樹嗎? 就這樣渡過了許多年,也許是直到有一年過年,爸爸看到被打破的碗只說一句:歲歲平安! 這應該就是我們已漸漸長大的證明。
去年2月(2022)剛過完年後,接到了媽媽的電話,結果是爸爸跌倒在家中,從那天開始,我們被迫去接受很多不希望但是需要去決定及面對的事情, 爸爸在經過住院治療與觀察、出院、進入復健中心……等輾轉的流程,在同年10月份終於回到家中, 卻於2023年8月6日,回家尚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離開我們了。
我覺得我不算擁有一份親近的父女關係, 但在爸爸過世之後, 卻也不禁會開始想,是不是真的不夠了解他?為什麼? 但這一切如今也都只能變成遺憾與不捨。
現在,我想說的是:謝謝爸爸給了我諸多的成全……
從小對哥哥姊姊嚴厲要求功課的他,對我多了許多寬容,成全了我的自由。2006年因為對於工作的迷惘,我提出出國念書的想法, 得到爸爸義無反顧的支持,成全了我的自在。
我曾經是一個不怎麼知道承擔與照顧的小女兒, 雖然至今也都還是一個膽小鬼,經過這一年半的歷練與失去, 我還是那個我, 但心性已經漸漸強大與成熟, 爸爸,請您放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除此之外,我覺得也還有蠻多沒寫到的,晚年的爸爸對我而言已不再是節儉且嚴厲了,更多的是付出與關懷,記得在我育嬰留停期間,搬到了離娘家走路僅1分鐘的三樓舊公寓,公寓樓梯間是沒有大門的,爸爸三不五時會把他拿到的東西直接拿上樓來給我,適逢過年,他剛從市場排隊拿到的免費春聯,喘噓噓爬上三樓,只為了讓我過年前可以貼在大門上。
暑假期間,大兒子阿棟閒賦在家,小兒子尚小很重眠…爸爸自告奮勇要帶阿棟在樓下小公園騎腳踏車,一開始很擔心爸爸真有辦法照顧小孩?幾次下來(我都偷偷在樓上貼窗邊看)漸漸放下對爸爸獨自帶小孩的"成見",轉而變成"樂見"爺孫的天倫時光。
爸爸中風住院之後,驚慌失措之餘往返於醫院之中,疫情期間不容易訪視,在護理師通融之下,悄悄見了爸爸一面,看到總是烔烔有神的大眼,變得不再有光采,多年的疏離情感在心中瞬間崩解...盡化成不捨。陪伴爸爸在醫院期間,才發現自己好久沒有握過爸爸的手,也很遺憾為何爸爸會迎來這樣的遭遇。爸爸中風影響到的是他慣用的右側,及語言能力的喪失。在外復健了半年以上才回到家中家安養,但回家之後似乎把復健課程所學皆拋諸腦後,退步的非常快...哥哥曾笑稱:送小孩去補習班,但小孩自己回家不用功也是沒有用!
到爸爸生命最後的一~兩個月,爸爸進食的量愈來愈少,過逝前一天晚上外勞量到爸爸的血壓很低... 門外漢的我對這樣的現象也不知該出什麼主意、更沒有什麼危機意識,直至次日早上接到姊姊來電,要我趕快回去看一下...等我到時爸爸已經離去。